为进一步彰显工会组织在做好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省会担当,西湖区总工会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和宣传优势,采取六项措施,广泛动员全区广大企业职工踊跃参与社会治理工作,全力助推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
一是打出依法维权“组合拳”。完善和坚持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人社、安监、司法、民政、法院等有关职能部门的信息互通、协作配合、监督检查,为职工维权装上“双保险”。积极探索与朗秋等律师事务所构建法律服务社会化协作模式,充分发挥“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作用,规范基层工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主动依法科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二是拉起工资协商“保障线”。深化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着力构建“党政主导、三方协作、工会力推、企业和职工参与”的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格局。全力推进工资协商制度,重点在区域性、行业性工资协商推进上下功夫,加强专兼职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培育选树集体协商典型,积极推进“精细化协商”,确保全区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
三是筑牢民主管理“机制墙”。加强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公开解难题、民主促发展”主题活动,推进厂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巩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全覆盖,已建会规模以上非公企业覆盖面稳定在90%以上,切实保障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切实维护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
四是构建劳动保护“安全网”。深化劳动保护分级管理,督促企业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改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落实职工休息休假权利,努力控制职业危害和重大事故发生。进一步扩大劳动安全卫生和女职工特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签订覆盖面。力争全年中小微企业“安康杯”参赛率达到80%以上,进一步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是织密依法治理“普法网”。做好“七五”普法总结和“八五”普法工作规划,持续开展进企业、进工地、进社区等“法律十进”活动。组织开展“法律宣讲进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集中宣传月活动。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叫响做实“护薪”品牌。
六是打造服务阵地“升级版”。坚持党建带工建,积极推进基层工会组织和党组织、群团组织,阵地、队伍、活动、资源共建共享。按照“会站家”一体化思路,加大职工之家、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等阵地建设,加强规范管理,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支持引导基层工会不拘一格、百花齐放、分类施策,在服务覆盖范围广、职工群体密集的街道、社区、企业,建设一批品牌鲜明、功能多样、“一家一品”的特色职工之家。注重示范引领,在不同行业、区域培育打造一批“职工之家”和“会、站、家”一体化建设典型和示范点,带动全区各级基层职工之家提挡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