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武汉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医务工作者的心。近期,市洪都中医院的医生们自发加入武汉市和南昌市部分社区的微信群内,免费为群内的社区居民提供医疗咨询和心理安抚,指导居民科学辨病和用药。他们身在南昌,却心系武汉;他们在网络集结,全力支援地面部队!他们是“线上逆行者”,用手机和电脑,帮助一个又一个在线求援的社区居民,展开了一场空中医疗救援!
心系武汉 线上逆行
1月26日,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沙井街道志愿服务集散中心负责人万桂新找到南昌市洪都中医院社会医疗科科长熊萍,询问医院是否有医生愿意加入武汉社区微信群,帮助当地居民解答健康问题?细问之下得知,受疫情影响,武汉医疗资源紧张,部分封闭的小区里,一些患有其他疾病的轻症患者不敢去医院看病,担心交叉感染,导致居民愈发焦虑不安。武汉当地社工组织了解后,找到南昌市志愿服务组织,希望得到来自南昌的医疗帮助。
熊萍立即联系了医院大内科主任熊燕、内三科主任花文芳、肾病科主任吴复泉和内二科副主任庄静,他们得知后,都表示愿意挤出时间,帮助远在疫区的武汉居民,并于当天加入微信群“江西武汉线上支持群”,正式上线开展“线上”抗疫。为更好地帮助武汉市民答疑解惑,四位主任每天分时段在群内“值班”,从早上8点,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
据大内科主任熊燕介绍,她每天中午12点到下午2点,晚上6点到8点利用休息时间,在群内为社区居民答疑解惑,自进驻群以来,从未间断。她说:“我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党员,就应当用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尽全力去帮助那些渴望得到帮助的人。”
熊燕分析,从目前接到的求助电话来看,武汉社区居民受疫情影响,变得易焦虑、恐惧、悲伤、敏感,此时若有一点小小的病症就足以吓倒他们。有的居民偶染风寒致感冒发烧,不敢去医院看病,于是坐在家中胡思乱想。“其实只要给这些居民一些正确的医学辨别知识,再指导他们正确用药治疗,就可以很好地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帮助他们改善症状,尽早康复。”熊燕说。
“有的居民甚至学一些‘土办法’来给自己治疗,比如出汗后赶紧洗澡,以为可以退烧,事实上这样做不仅会加重病情,更会加重他们的精神负担。”内二科副主任庄静介绍,“我们的线上指导,可以让居民在家中就听到专业的防治声音,帮助他们辨别谣言。”
“看到身边那么多同行舍小家为大家、前赴后继地奔向湖北,身为一名医生,我也想尽一份力。”肾病科主任吴复泉说,“疫情期间,为防止在医院内交叉感染,近期医院主要接诊一些急危重症患者,普通居民的就诊需求正好可以通过线上问诊有效补充。”
情系南昌 主动作为
随着远程援助的效果不断受到当地居民的称赞,援助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南昌本地部分社区如万达星城、万达华府、江信国际花园、卫东花园、皇冠国际社区等也陆续加入到线上咨询的微信群内。
2月2日,家住万达星城的高大姐给内三科主任花文芳打来电话咨询,她的丈夫在三天前洗澡后开始出现高烧、咳嗽,高大姐很紧张,带着丈夫去家附近的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她爱人血象较高,且肺部有病灶。高大姐全家都很害怕,她询问花主任是否可以住院治疗?花文芳主任在仔细看过高大姐爱人的血象报告和CT摄片后告诉她,她爱人的病是因为洗澡受寒所致,且肺部病灶属陈旧性病灶,咳嗽系之前气管炎复发,在家中继续服药即可,无需住院治疗。
果然,三天后,高大姐的爱人退烧了,咳嗽也好多了,她激动地给花主任发信息说:“特别感谢花主任,在这非常时期,让我们在家里也能感觉到有医生在身边的安全感。”
共同抗疫 党员先行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社区主动联系医院,希望能够有医护志愿者加入到社区群内,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
2月4日,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在党员群内发出倡议,医院将开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线上志愿服务计划,与江西省中医药学会慢性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南昌市防控指挥部人文关怀心理援助洪都中医院小分队、相关社区共建交流群,为广大居民提供线上医疗、心理关怀等志愿服务活动,并号召具有相关专业素养的党员志愿者,主动加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坚决遏制疫情扩散、夺取防控阻击战的胜利贡献力量。
倡议发出后,院内各党支部和党员积极响应。“我来!”“我报名!”的信息在微信群里接起了长龙。很快,第一批17人党员志愿服务小分队正式成立并上岗。他们分别承担了为社区居民提供线上医疗和人文关怀等服务,为求助的市民和患者排忧解难。
“线上逆行”看似简单,但每一个咨询电话都关乎一位患者的健康,一个家庭的幸福。“线上逆行者”们加入线上问诊活动,既有愿人间无疫,山河无恙的良好初衷,更有健康所系、责无旁贷的医者使命!(文/曾慧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