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英雄城工会改革发展最强音
发布时间:2018-12-26 浏览量:1816

 
 

—南昌市工会改革工作综述

中流击水,奋楫者先;发展关头,改革者胜! 
      2017年6月,市委改革办决定全市群团组织实施改革;10月8日,《南昌市总工会改革方案》经市委研究通过。
      一年多来,一场以“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去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为目标的工会改革在洪城大地如火如荼地展开。 
      这一年,机构改革全面提速,市总兼职副主席在全省率先设立;基层工会工作者、先进模范人物、生产和工作一线人员(产业工人)分别占工会代表、委员、常委会委员总数的70%、40%、15%。
      这一年,基层活力全面破题,“点”有企业带、“线”有行业牵、“面”有社区联、“网”有市场管、“楼”有物业统的立体多维组建模式成为南昌工会基层组织建设“金字招牌”。 
      这一年,精准扶贫、职工普惠等民生工程步履坚定,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工会文化建设走在前列,职工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满意度、幸福感大幅提升。
      这一年,改革成效点面开花,多项工作获得市委以及全总、省总领导多次点赞,《工人日报》2018年5月10日头版头条报导了南昌工会的先进经验,兄弟省市工会纷纷慕名而来,不吝推介。
      破局:系统谋划串点成线
      唯有把准改革发展之脉,谋定守正出新之策,才能提纲挈领、明确方向。
      一场场座谈进行思想碰撞,一次次深入调研走入基层,一轮轮征求意见完善方案。新一届市总领导班子始终坚持向市委和上级工会精神对标,向基层实际需求对标,做到凡是市委明确的改革事项,及时对接落实;凡是职工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 
      因循守旧没有出路,唯有以更大的决心去破藩篱,以更强的勇气去涉险滩,工会组织才能更加充满活力和坚强有力,才能更好地承担起引导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
      伴随着2018新年的钟声,市总十四届二次全会召开。会议对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各级工会按照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系列讲话的总要求推进工会改革,提出了强化“以职工为中心、服务职工美好生活”的理念。
      改革能否打高分,职工的感受和认可是试金石。我们以实现打通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为价值追求,以构建扁平化管理体制为改革目标,从体制机制层面入手,兼顾眼前与长远,统筹整体与局部。
      通过改革,市总机关调整部门设置,对应省总工会设立12个内设机构和市教科文卫体工会、机关党委,强化了对产业工会、权益维护和普惠服务的管理职能,加强了重点群体、新兴领域和薄弱环节工作。
      我们把做优线上线下两个服务职工平台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把市总职工服务中心整体搬迁至文化宫文体中心2000余㎡的一楼,推行“5+X”工作模式;撤销市总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在此基础上组建市总网络信息宣教中心,开发“四大平台”和“十大应用”,实现所有服务职工项目在网上运行。
      通过改进服务职工机制,让工会干部直接面对职工、直接联系职工、直接服务职工。完善了主席接待日制度,推动了市总各部门业务人员入驻职工服务中心相应窗口,各部门对接网上对应栏目的内容更新与信息处理,创新形成了具有南昌工会特色的“党组制片、部门编导、平台唱戏”的服务职工机制新优势,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职工少跑腿”。
      攻坚:革故鼎新多点突破
      改革如何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向中心聚焦、向深处发力;又如何让改革成果更多惠及广大职工,是摆在各级工会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市总十四届二次常委扩大会上,决定在全市各级工会中实施以“创建六型工会,提升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水平,夯实线上线下两个平台,优化精神文化、维权维稳、创新创业三项服务”为内容的“6123”工程。以“6123”工程为主线,不断把工会改革向纵深推进。
      一子落而满盘活。
      我们全面开展创建“六型”工会星级评定工作,采取分值量化的办法,以五星、四星、三星三个等级来评价其工作效果,计划用四年时间,将全市各级工会全部建成星级“六型工会”。 
      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大抓基层是工会改革重点。我们积极与南昌市委组织部沟通,联合下发党工共建指导意见;举办“九大员”集中入会仪式,率先在红谷滩创建创客工会示范点、在西湖区创建商圈工会示范点,在南昌县建设社区职工之家示范点,在青云谱区建设楼宇工会示范点,着力推进“九大员”入会及楼宇、商圈工会建设,促进南昌市工会组织的覆盖和规范,全市新增基层工会502家,新增工会会员42650人,建成“六有”工会6445家。
      职工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我们投入两百万元,采取线上线下相互衔接、市县(区)两级联动方式,大力推进“工会在身边?普惠满洪城”四季线上普惠活动;举办市第八届工人运动会并成功举办开幕式,比赛项目、参赛人数均创历届运动会之最;拟筹资八亿余元改扩建计容面积约7.68万㎡的南昌市总工会“文化综合体”,引领各县区加强工人文化宫建设,更好的服务广大职工群众。
      群众性是工会改革的力量源泉。从生存到发展,从物质到精神,从福利到权利,我们把优化“三项服务”作为增强职工成就感、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的有力抓手,依托工人艺术团和职工艺文院,为职工提供文化艺术服务,今年五一举行了艺术团首场演出,并赴社区和企业进行慰问,得到了广大职工的热烈欢迎。将困难职工人均帮扶金额提升至4000元,升幅列全省第一。聘请专业律师常驻职工服务中心,免费为职工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以全市“三师一室”内的律师为主体成立律师团队,在网上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我们把服务“做大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的工作大局作为工会改革的重中之重,在全市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发展产业、新经济业态组织中广泛开展“两重一新”劳动竞赛,全市参与职工累计达21万余人次;突出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深化“五小”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创新创业竞赛;每年举办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开设“女职工素质提升大讲堂”培训活动,举办了声乐、朗诵等12个培训班,累计培训女职工4000余名。
      聚力:从严治会蹄疾步稳
      干部是改革大业成败的前提和关键。要把改革“设计图”变成“施工图”、转化为“成果图”,需要各级工会干部群策群力、勇于担当、敢想敢试。我们找准问题短板,改进工作方式,以大抓落实、抓大落实的韧劲从严治会,为工会事业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重点解决抓而不硬“怕”的问题、抓而不紧“慢”的问题、抓而不真“假”的问题、抓而不精“庸”的问题、抓而不严“散”的问题,激励了广大工会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
建立重点工作党组研究、常务副主席调度、分管领导负责、办公室督办、业务部门承办的工作推进机制,有效推动了工作落实。今年我们以时间倒逼进度,确保了南昌市工人艺术团、南昌市职工艺文院、南昌市总工会网络信息宣教中心筹备工作、南昌市职工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
      打破固有的工会思维模式,跳出条条框框限制,用抓经济工作的方法抓工会工作,制定工作清单和服务职工项目清单,抽调精干人员成立专题组,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扛指标的团结协作局面,推动了各项重点工作落实。
      “登山不以艰险止,必臻峻岭勇向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会上下将以“朝受命、夕饮冰”的使命感和“昼无为、夜难寐”的紧迫感,精准按下改革“快进键”,奋力跑出改革“加速度”, 为全力以赴做大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打造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南昌样板”汇聚起磅礴力量!

江西省南昌市总工会 赣ICP备2025061944号-1

电话:0791-83868027 邮箱:ncghwlzx@163.com

地址: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会展路29号 邮编:33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