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下午,西湖区总工会在群团会议室组织召开机关全体人员会议,及时学习传达区委十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会议紧紧围绕全会提出的“公转”中心,全面细化工会工作的“自转”重心,以实施“四个一”品牌建设精准对接市总“6123”工程,充分彰显工会组织在竭力打造“四梁八柱”、加快建成“幸福西湖”中的新担当、新作为。
扩大“一楼”建设。充分借鉴上海市楼宇工会联合会组建经验,在丽都广场楼宇工会联合会的基础上“扩面提质”,“党工共建”加快推动汇海国际广场楼宇工会联合会组建步伐,以建立楼宇企业、法律援助、计划生育等服务点和“南昌职工卡”普惠活动为服务载体,把入驻广场内77家“两新”组织和商场信息员、网约送餐员、保安员等“九大员”普遍吸纳到工会组织中来,将其打造成西湖又一融法律服务、知识培训、技能提升、激励先进、素质修炼、文化休闲、特殊关爱、企业联谊为一体的标杆型楼宇工会。
创新“一区”建设。依托火车站周边成熟配套商业设施和外来务工人员众多等优势,大力推动南站街道铁路三村东社区联合工会“提质增效”,组建餐饮水果、烟酒食杂、中介服务、图文打印等不同类别的行业工会小组,分类开展技能培训、劳动竞赛、产品销售、技术支持等活动,增设帮扶服务、休闲功能于一身的“职工之家”和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吸纳区域内60余家各行各业小微商户入会,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提高小微企业职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全面打通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
健全“一站”建设。大力整合社会资源,按照“五有”(统一的名称标识、规范的活动场所、健全的服务设施、完善的服务功能、健全的工作制度)标准精心打造桃花镇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完善一楼大厅区域内饮水机、冰箱、微波炉、电饭煲、等配套设施,拓展二楼“爱心妈咪”小屋、安全教育培训室、职工书屋等基础服务场所,增设“爱心服务点”等特色服务项目,打造成为让户外劳动者“舒心、安心、放心”的“三心”服务场所,真正做到让户外劳动者“看得见、进得去、有需求、有服务”。
提升“一市”建设。竭尽全力做好“农民工入会”和为农民工服务工作,“提档升级”丁公路街道恒茂华城外来务工人员“散工超市”,加强党支部、工会、团支部、关工委“联合联动、共建共享”,改造散工超市内务工人员集合区、电动车(自行车)停放充电区、饮水点、活动室、爱心储物柜等功能区,打造朱春财劳模创新工作室、老表解交团、“帮帮”共享工具间、农民工文化阅读室,提供维权调解、讨薪、入学入托、入会服务、生活关心五大服务项目,打造服务标准化、个性化的农民工服务业体系,形式涵盖求职、培训、推荐为一体的农民工“一站式”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