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县有103万人口,2400余家基层工会组织,11.9万工会会员。如何做实基层基础、服务广大职工是我们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近年来,南昌县总工会积极推动职工之家矩阵建设,突出“有形”的阵地建设和“无形”的服务手段,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建设“有形”阵地,打造覆盖全县的“职工服务圈”。工会要坚持建家与建会同步,做到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有工会工作。职工需要什么,工会就提供什么。“职工之家”建设要紧跟发展形势,以职工需求为导向,才能吸引职工,受职工喜爱,真正发挥作用。首先布局要合理。南昌县构建以县城为中心,园区为重点,乡镇、村(社区)、企业为支撑的全县职工之家矩阵建设。通过科技研创园区共建,商场门店商贸共建,村社区“党建+工建”共建,协会与行业共建模式等四大共建模式, 推动建会和建家“二次覆盖”。其次功能要齐全。职工之家建设要注重融合维权服务、宣传展示、学习培训、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等功能设置,服务新时代职工成长渴望,女职工特殊要求,普通职工劳动权益保护等。职工书屋、书画室、电子阅览、爱心超市、三师一室、爱心妈咪小屋提供“静态”服务,乒乓球、台球、羽毛球、瑜伽提供“动态”服务,做到动静分离,区域分隔。还有平台要开放。职工之家不光是开展工会工作的服务平台,还要是吸引职工群众聚集的活动舞台,开放低廉和免费的群众场所,主动承载群众性团体活动,室内搞剧场,户外有广场,加深职工群众间交流互动,打破城镇“陌生人社会”情感隔膜,为促进基层和谐稳定贡献力量。通过建设“有形”的阵地使职工能找到家,有个去处。
二、延伸“无形”服务,打通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工会要观念更新,避免工会资源“内循环”,不搞“单打独斗”。不光服务职工,还要服务职工家庭,减免职工后顾之忧。在职工聚集的楼宇、商圈、市场、社区组建工会联合会,汇聚各方优质资源,广泛吸引职工入会,集中提供工会服务。如莲塘镇正荣大湖社区职工之家建设坚持党建+工建带动、镇与社区联动、工会与社区互动的“三动”定位。一是善于借力。在镇党委的重视和支持下,社区党支部及工会大力整合各方资源,聚合叠加形成便民服务强大合力。社区党支部牵头成立社区工会联合会,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任工会主席。开发商免费提供1800平米场地,社区企业广泛加盟,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集体入驻。二是善用巧力。在管理运营过程中,积极探索,着力创新,借鉴发达地区成熟经验,通过购买公共服务,引进国仁公益服务中心运营管理,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解决社区和工会人手不足的短板,大大降低运营成本。以“职工群众最大化使用,公共空间可持续运营”为原则,实行弹性、错时工作制,实行刷卡进出、低偿收费,制定了相关的服务内容、会员卡办理和收费标准、优惠政策、注意事项及各功能室的制度等,最大限度满足广大职工群众活动需求。三是善加助力。聚纳和激活社会组织力量,鼓励社区职工群众成立各类社团,团队活动享受优惠服务。组建开心妈妈团、少年合唱团、羽毛球协会、金色夕阳舞蹈队等11支团队,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活动。建设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让志愿者服务职工群众,让职工群众参与志愿服务,培养社区职工“城市主人翁”意识和“新市民”理念,有效推进文明志愿融入。通过建设爱心超市,引入“时间银行”理念,志愿服务时长折成积分兑换礼品,大幅提高参与热度。超市物资来源于社区企业捐赠,社区内困难职工和贫困家庭也可以酌情兑换一定物资。通过延伸“无形”的服务使职工感到温暖,得到实惠。
所以,不能简单认为工会有个职工活动场所,就算搞好了“职工之家”,还要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好,使职工真正满意。当下,省总开展“一提升两强化”专项行动和市总实施“6123”工程,为基层工会发展提供行动指南,对“职工之家”的发展又注入全新动力。工会是职工的“娘家”,工会干部是“娘家人”,为做实这个家,还要进一步拓展服务项目,完善管理机制,丰富活动内容,做到“求其有、求其用、求其活、求其效”。
南昌县大力推进职工之家建设
发布时间:2018-07-10 浏览量:657